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中国海上油气
曾用名:中国海上油气(工程)&中国海上油气(地质)合并;中国海上油气(地质)
主办:中海石油研究中心
ISSN:1673-1506
CN:11-5339/TE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期刊分类:石油天然气工业;地质学
期刊热词:
油气勘探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 我国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

来源:中国海上油气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4-10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8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韩飏)记者今天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海油”)获悉,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

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8日电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韩飏)记者今天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中国海油”)获悉,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“海洋石油163”在北部湾海域正式投产,助力涠洲12-8油田东区实现经济有效开发,标志着我国海洋边际油田开发能力取得新突破,对推动海上油气增储上产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。

据了解,边际油田通常指规模小、储层薄、物性差的中小型油田或地层构造复杂及地处边远的油田。这类油田往往因经济效益评价较差或达不到盈利目标,其储量采用常规开发模式难以动用。涠洲12-8油田东区距离涠洲岛约31公里,储量规模小、油层厚度薄、原油粘度大、预测采收率低,是典型的开发成本高、投入产出比低的边际油田,发现20多年来难以开发。

“我们紧紧抓住经济性这一关键因素,针对海上边际油田的特点,创新提出‘移动式+一体化'的开发模式,自主设计建造‘海洋石油163'平台并成功投产,实现了涠洲12-8油田东区的经济有效开发。”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勘探开发部经理范彩伟说。

“移动式”是指使用可移动的采油平台对距离现有生产设施较远、储量规模较小、产能高、生产周期短的小断块油田快速逐个开采,通过工程设施的重复利用,分摊降低单个油田开发成本。“一体化”主要通过应用平台租赁、平台租金与油价关联、钻完井总包服务、钻完井费用与油价关联以及溢产分红等商务模式,最大程度提高项目的经济性。

与传统的固定式导管架井口平台不同,“海洋石油163”平台具有可升降、可移动、可重复利用的特点,被业内形象地称为“小蜜蜂”。“在完成当前开发生产任务后,平台可通过升降系统降至海面,用拖轮拖至新的作业地点继续使用,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装备利用率,大幅降低油田开发成本,是开发边际油田的利器。”“海洋石油163”平台长黄鹏介绍说。

“海洋石油163”平台是一座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四桩腿自升式井口平台,也是我国首座海上可移动自升式井口平台。该平台长约81米、宽44米,甲板面积相当于6个篮球场大小,总重量达7000余吨,设计寿命为25年,作业最大水深45米,关键设备国产化率达100%,具备自主修井的能力和井口支持、原油生产、原油计量、油气水分离、生产水处理、注水、原油管输等作业功能。

据悉,涠洲12-8油田东区高峰日产原油约1300吨,累计可增产原油超80万吨。该油田的成功开发,突破了海洋边际油田难以开发的壁垒,意味着我国“蜜蜂式”采油模式技术体系走向成熟,对提升我国海洋边际油田开发能力,“解锁”数亿吨难动用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



文章来源:《中国海上油气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hsyq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410/739.html


上一篇:我国在建多个超级风电场!海上三峡,风电三峡
下一篇:助力油气增储上产 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“海基一